雜序
鬧鐘設定凌晨 4:30,起床之後,隨即梳洗一番。煎個蛋夾入好市多的貝果裡,喝著沖泡式的咖啡粉。5:00 一出門,雖然僅身著前、後都縫上國旗的 2011 台北 101 登高賽無袖的紀念 T 恤(之所以選這件,是因為後面印有 TAIPEI 101 RUN UP,或許老外不知道台北在什麼地方,但這不重要,重要的是,台北 101 是個國際著名地標,她們應該會知道),外添一件舊的刷毛外套,準備跑熱之後,就將這件丟在路邊,讓主辦單位回收作公益去,雖然外頭低溫只有 8 ℃ ,但絲毫不覺得冷,因為我的內心充滿了熱情,遠渡重洋來此,就是為了參與女性跑者眾多的賽事。倒是得霧氣很重,車身佈滿水滴。這也沒辦法,因為舊金山鄰近海邊,又有金門海峽,大清早出現霧,實屬正常,希望正式起跑之後,可以出現太陽,好讓霧在受到日照後,逐漸消散,以便我欣賞沿路美景,不然就枉費這場馬拉松的精華路線了。
請友人驅車載我前往會場,大清早的,大馬路上,沒什麼車。約莫 20 來分鐘就到 Mason St. 跟 O'Farrell St. 交叉口的希爾頓 (Hilton San Francisco Union Square),由於外頭天氣冷,遂進入飯店內。哇!整個大廳,熱鬧滾滾,很多跑者穿著同樣的 T 恤,看來是路跑社團在此集合。先來去洗手間,脫掉長褲兼解放,戴上進入畜欄 (Corral) 的入門票(起跑分區手環),套上護腕帶,順便把相機、手機、電池放入腰包,再找個人少的地方,作作靜態暖身運動。
走!寄物去
往起跑點走去,遠遠就看到各區(一共有 6 個以英里為單位的路跑速度:Sub 6:00、6:00 ~ 7:59、8:00 ~ 8:59、9:00 ~ 9:59、10:00 ~ 10:59、11:00+)畜欄的分區配速大氣球。出示手上的起跑分區手環,讓工作人員確認之後,才能通過柵欄,進入畜欄。由於路跑路線是從 A 跑到 B,因此寄物就徵召校車,每台校車前面有分區的名稱跟車輛編號。
找到自己起跑分區的寄物校車,走到校車旁邊,就會有工作人員幫忙把透明寄物包,拿給站在校車窗戶裡的工作人員,並在號碼布的 Bag Check 上,貼上一張貼紙,上面印有哪台車、那個窗戶、那個盒子,方便完跑之後,直接找到寄物車領回物品。
寄完物,當然就要往起跑點移動。沿路看到有官方攝影師正拿著數位相機,替穿著同樣 T 的女性跑友拍照,由於不知道這照片要不要錢,就等攝影師拍完照之後,跟他哈拉了一下,才知道要可以去官網 (www.marathonfoto.com) 看,因為可以只挑選幾張下載、整組下載…等不同的組合,因此價格不一。這家有點類似台灣目前的 http://www.allsports.tw/,如果有意購買的,建議不用太早下單,因為官方粉絲團可能會公布折價代碼 (Coupon Code),買下來多少還是有差的。
不知道是否因為美國地大物博,所以寄物處附近擺了一整排的流動廁所 ,看去頗為壯觀。有些人怕冷,就穿著透明雨衣。猜想她們應該不會整路都穿著跑吧?畢竟跑過馬的,多少都知道雨衣可以擋風,但相對地,也讓跑步的熱氣無法散發出去。
花了幾分鐘從寄物處走到集結處了,這邊就是我在美國初馬的畜欄所在點。在我前面還有 3 個畜欄,後面則有 2 個畜欄,因此,往前往後看,滿滿都是人。
正式起跑
擴音器傳來倒數的聲音,等待多時,終於要起跑了。隨著 ONE 的聲音,起跑點的拱門,施放著煙火。跟著人群前進,結果只是往前挺進到 8:00 ~ 8:59 的畜欄,看來還要在此區再等一下,才會再次放行。擴音器再次傳來倒數的聲音,看著前方拱門上的煙火,大家都很興奮,因為終於輪到我們這個畜欄要起跑了。
下圖是全馬的路徑,可以看到高度表(前半馬與後半馬還不同顏色)、每英里所在地點。
起跑沒多久,我就脫下舊的刷毛衣,丟到人行道上去。天氣不熱,對我來說,就是件好事,因為不太容易飆汗,自然可以拉速度。當初抱持這場美國初馬是來玩的心態,所以什麼策略,反正就是跑跑、吃吃、拍拍照,恣意跑。跑著,跑著,在 Post St. 左轉 Montogmery St.,然後右轉華盛頓街 (Washington St.) ,直跑到底,就到了 2K 處的 1 號碼頭 (Piere 1),在此處要左轉。往路跑的反方向望過去,可以看到有大時鐘的渡輪大廈。
繼續往前跑,到了 2 Miles 處(15 號碼頭,Piere 15),看了一下里程牌旁邊的記時鐘,大會時間約莫過了 28 分鐘左右,扣除晚出發的 10 分鐘,這樣子我才用了 18 分鐘跑完 3.2 K,心想會不會跑太快了點?不管啦!反正跑的舒服,有體驗到在美國跑馬就好了。
仔細看 2 Miles 牌子的右下方,有些衣物,那些就是跑者在跑熱之後,脫下的保暖衣物。重點是,里程牌旁邊還有計時鐘,方便自己對照大會時間。跑在 The Embarcadero 再接到 Jefferson St.,一路平坦,跑起來真舒服。
此刻天空還是被黑暗給籠罩著,因此救護站到底準備哪些急救器材,就無法拍得很清楚。長長的水站前面,站滿了工作人員,遞水給跑者,這服務真好!桌上少說疊了 4 層水杯,水則是用一個大水塔裝著,工作人員轉開水龍頭,水就注入水杯中,比起在台灣用保特瓶倒水,效率好太多了。
路旁熱情的加油民眾,還有非官方的私人補給站,只是還要跑上人行道,才能吃到補給,我跑過的時候,沒看到有人跑過去補給。在國外跑馬,可以看到中文的加油標語,好感動啊!
到了舊金山海運國家歷史公園 (San Francisco Maritim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),以前是一個軍營,有砲口面向太平洋的大砲,現在改成博物館,由於濃霧遲遲不散,看不到遠方的舊金山大橋,無法遠眺景色壯麗的金門大橋美景。
過了這邊沒多久之後,要爬上一個很長的緩坡,此時應該差不多是接近 6 Miles,看到不少人直接用走的上坡。不知道是不是美國人比較遵守規則,還是有種默契,走路的人都在右邊,跑步的人都在左邊。來舊金山跑馬,就要有心理準備,因為市區是典型的丘陵地帶,自然就有上上下下的街道,所以要把爬坡、下坡視為理所當然的挑戰。
在下坡路段,看到路旁插滿了白底的加油打氣激勵話語牌子,空氣中,又瀰漫著濃霧,說實話,乍看之下,我以為那些是墓碑,走近仔細端詳才知道,我錯了。
補給除了水之外,還有柳橙(美國人應該稱它為「香吉士」吧?)、S'mores Luna 營養棒可吃,最貼心的是,吃完柳橙之後,手上會因為柳橙本身的甜,讓手黏黏的,工作人員特別準備了濕紙巾讓跑友擦手、擦嘴兼擦汗。
其他補給站的 Luna 營養棒、已經拆封的 CLIF SHOT BLOKS® 能量軟糖、Alter Eco 迷你巧克力(2 大塊、每大塊為 4 小塊)、香蕉。
女生也會燒襠!?凡士林已經用棒子挖好,放在桌上,就等有需要的跑友取用。
要跑的性感?這是什麼鬼啊!
10 大跑步的理由,看看有幾個理由跟你一樣?
理由 1:為自己,零血癌 (ME 1. LEUKEMIA 0.) ,因為這場賽事就是為了捐贈治療血癌研究的機構而辦。
理由 2:為自己的家人 (FOR MY FAMILY.)。
理由 3:追求纖瘦的身材 (SKINNY JEANS AHEAD.)。
理由 4:善用自我時間 (ME TIME.)。
理由 5:完賽=按摩 (FINISH = MASSAGE)。
理由 6:我愛這個城市 (I L♥VE THE CITY.)。
理由 7:我要證明他們錯了 (I'LL PROVE THEM WRONG.)。
理由 8:因為我做的到 (BECAUSE I CAN.)。
理由 9:完賽項鍊是我的 (THAT NECKLACE IS MINE!)!
理由 10:戰勝交通量 (THIS BEATS TRAFFIC.)。
在 7 ~ 8 Miles 之間,我超過跟我在同一畜欄的 9:09 配速員了。其實她們這樣拿牌子是會累的,所以在我拍完這張照片之後,就看到旁邊的跑友,幫配速員拿牌子。眼見人家可以拿牌子,我就開口要求我也要拿牌,居然被拒絕了


跑進要塞公園 (Presidio of San Francisco),接著進入林肯公園,再到金門公園。進去沒多久之後,出現全馬 (26.2 Miles) 直走、半馬 (13.1 Miles) 右轉的分流指示牌,全馬比半馬多跑約 3 Miles 的距離,半馬只能欣賞一小段的金門公園風景,就切西瓜往終點邁進。在偌大的公園裡跑,一邊吸收芬多精,一邊欣賞近在咫尺的美景,因為霧實在是太大了,遠方景色完全看不到。
過了 14 Miles 之後,又再超過另外一組 9:09 配速員。到底有幾組配速員啊?起跑時,我站的位置算是 9:00 ~ 9:59 這個畜欄的前面幾排了,也沒瞧見有人手舉配速牌啊!
看到半馬終點的大型分流指示牌,半馬往右邊就直奔終點,進場休息了,全馬的跑者還要繼續往左邊跑下去。
進入 Great Highway,已經跑了 16Miles,越過右手邊的沙丘,就到太平洋的海邊了。這段路線挺好跑的,但沒什麼風景可看。
只好自己想辦法看有什麼特殊的東西,太有才了,連垃圾桶都可做文章:跑步就像你偷了東西一樣 (Run like you stole something!)

一邊跑,一邊回想在飛機上,閱讀凱莉羊出借的《強風吹拂》,先想到封面用斗大的字寫著:「長跑不是比速度,而是比心裡放什麼東西……」,再回想書中 10 位主角在最後參加箱根驛傳賽事的那段,眼眶泛出些許淚光。因為主角們除了要挑戰自己的體能,還必須跟身體對話,才能讓享受辛苦許久的練習成果。此刻我可以體會主角之一的藏原走,所想的:「我要變強」的真諦,因為人生就像跑馬拉松,最重要的不是速度,而是堅持到底的力量。
各位旅客,舊金山動物園到了,要下車的旅客請趕快下車,也請各位旅客,不要忘記自己的隨身行李。
折返點前的大電視牆,播放著路邊攝影機補抓過往跑友的鏡頭。看得出來,這段是下坡,等等上坡就知道痛苦了。
國外很多賽事每 5K 就設有晶片檢查點,所以在查成績時,可以看到每 5K 的分區時間。
下面這張圖是 2013 東京馬拉松某位高手的每 5K 分區時間,可以看出隨著時間與體力的流逝,每 5K 所需的時間,有逐漸變長的趨勢,30K 之後,有再拉點速度回來。
終於看到終點了,趕緊衝刺進去。哇!金剛呼,讓跑者走一段紅地毯,很多人在此拍照留念,因為背景剛好是完賽拱門。
先來領取由 Whole Foods 所提供的水壺,裡面已經貼心地裝滿水了。喝完之後,可以到跟水站設置一模一樣的水塔那邊,自行再加水。
往前走去,讓工作人員刷一下號碼布上的條碼,確認還沒領取完賽獎:Tiffany & Co 項鍊,接著由身著西裝的消防員手中,領取小藍盒裝的項鍊。接著再領取紀念 T,前面擺放的是女性樣式的,男生的要到最後一個工作人員那邊領取,領完就會在號碼布的 FINISHER'S TEE 作個記號。剛好看到一個男跑友在跟工作人員說,他希望拿女生樣式跟尺碼的,因為他要送給他女友。
光只有拿到 Tiffany & Co 項鍊當然不夠,大會特別照顧眾多女性跑友,設置了許多照相區,請先看好要哪種類型的帥哥,準備排隊照相了。可以左擁右抱,也可以要求單獨被抱,臂力夠的話,當然也可以女抱男。
Tiffany & Co 項鍊的大小約莫 1 分錢,正面有個 X,代表本次賽事是第 10 屆,後面則有 NIKE WOMEN'S 2013 MARATHON SAN FRANCISCO 的字樣。
領取完賽食物,左上的是全馬組,右上的是半馬組,還有巧克力牛奶可喝,湯匙是用來喝果汁用的。
全馬組完賽禮,可以看到有:PLANTERS® 的綜合水果跟花生、Dole 的果汁、Food Should Taste Good 的穀物餅乾(這個好吃)、貝果,但居然沒有香蕉,為什麼半馬組才有香蕉?
跑完沒動時,會冷,再加上海邊風大,趕緊來去拿件銀色錫箔的披風吧!我後來就是披著這銀色披風一路走回住宿處。其實我比較想要那件紅色的大浴巾,看去材質不錯,又有紀念價值。
看一下寄物車的配置圖,找到當初寄物的 Mason 7 號車,讓工作人員看一下號碼布上的寄物貼紙,馬上就拿到寄物包了。看到接駁車上車處,大排長龍,反正時間還早,先來去逛逛好了。
有個棚子外頭寫著 RACE RESULTS,立馬排隊查成績去。
女性的最愛,3 個大箱子的露得清保養品任君拿取,有人同一產品拿了好幾個,真是識貨啊!
看到這個按摩的棚子,我知道為什麼 10 大跑步理由的 5 會寫:完賽=按摩 (FINISH = MASSAGE)。
Nike 官網有此屆賽事的照片與影片,請按此處前往觀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